数年如一日,稳坐评分榜第一名的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其剧作者斯蒂芬?金,他有一句名言“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”。
斯蒂芬?金是亿万富翁,美国畅销书作家,作品销售超过3亿5千万册。
可以说,“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”这句话,是斯蒂芬?金多年写作经验一条很重要的总结,既然如此,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,争取为我们所用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一定成为巨人,但是,如果有机会让你站,那绝对不能错过。
在一个安静舒心的环境下,和一定的心境下,如果你去读海明威的《老人与海》,就会感叹海明威的伟大。
海明威的对话描写极其强悍,尤其是《老人与海》中的对话,非常有力量,为了说明上面的问题,试举例子如下:
“圣地亚哥,"他们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时,孩子对他说。"我又能陪你出海了。我家挣到了一点儿钱。”
老人教会了这孩子捕鱼,孩子爱他。
“不,”老人说。“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。跟他们待下去吧。”
“不过你该记得,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,跟着有三个礼拜,我们每天都逮住了大鱼。”
“我记得,”老人说。“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没把握才离开我的。”
“是爸爸叫我走的。我是孩子,不能不听从他。”
“我明白,”老人说。“这是理该如此的。”
这是《老人与海》里面的对话,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一个规律:海明威在写对话的时候,很少在“他说”或者“我说”之前加上一些修饰语。注意,在“他说”或者“我说”之前加的那些修饰语是副词的一种。
上面的对话,假如海明威加了副词来修饰,可能会是这样:
“不,”老人坚定地说。“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。跟他们待下去吧。”
为什么海明威没有加修饰语?因为,任何一篇小说,都会涉及三个要素:作者、小说中的人物、读者。
无论是小说,还是剧本,亦或是你的叙事作文,一般都会有这么一个规律:“小说中的人物”如果与“读者”的距离越短,就越有展示力,就越真实。
可是,就像上句对话中的【坚定地】这个词,很明显,他是作者的主观描述,得,这下问题来了,读者是根据作者的主观来了解人物,而不是人物的对话,这中间多了一个中介(作者)。而中介越多,读者到人物的距离就会越长。
二、不要偷懒
如果在“我说”和“他说”之前加上很多修饰语,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。为什么?我们举例来说一说。
如果你要表现一个角色的愤怒,比如,你可以这样【他愤怒地说:“你给我滚开!”】
瞧,你直接在“他说”前加上了“愤怒”这个副词来修饰,那么你想当然地认为,你已经充分表达了人物的愤怒,从而,你不会再搜肠刮肚地找一些更适合人物,更形象的对话。
打个比方,如果苹果公司当初在设计iphone的时候,说,嗯,iphone得有短信的功能,好吧,网上有很多短信的开源代码,直接拿来就行;嗯,iphone得有计算器软件,哈,这方面的开源软件和代码就更多了,直接拿来用就可以……如此,这手机还能叫凝聚了心血的手机吗?你会买吗?
总而言之就是这样,要想办法用恰当的对话去表现人物,而不是偷懒地加上几个修饰语来表现人物。
三、这才是最重要
最后一点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同样一句话,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,如果作者强制加上一些修饰语,那就会把这种蕴含在背后的美妙感觉锁死了,这就挂一漏万了。比如上面那句话,假如你改成:
“不,”老人坚定地说。“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。跟他们待下去吧。”
这好吗?相当的不好!原因如下:
一、难道老人说那句话时,内心只是“坚定”?可能海明威还会认为,老人内心应该还夹杂一丝期盼,期盼孩子跟他一起出海捕鱼,同时还夹杂一层对孩子的关心。那么,问题来了,你说海明威现在应该怎么做?按照您的指示,难道他应该这样写对话?
“不,”老人坚定地、期盼地、关心地说。“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。跟他们待下去吧。”
显然,这样的对话就是王大妈的裹脚,没有读者会喜欢。
二、退一千步,如果王大妈裹脚式的这种对话,是读者喜欢的,那么,你能说,海明威的描述已经完美了吗?也没有,小说写出来后,有时候作者甚至都难以百分百地把人物的内心猜透。人物说那句话时,可能还有别的心里,但作者不知道,这也会导致挂一漏万。
三、再退一万步,假设,任何时候,作者都能百分百地猜透人物的内心,并在“他说”里面加上5个或者8个副词来修饰。
现在,应该就完美了吧?显然,这也不完美。就算作者百分百能把握人物的内心,那作者能百分百把握住读者的内心吗?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作者怎么可能完全猜得透读者读到这句话时,会怎样琢磨人物?产生怎样的联想?这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,结论是,无论你用多少个词来描述“他说”,都是不完备的。既然不完备,何苦做无用功,而且还让读者看上去很罗嗦。因此,最明智的做法,就是一个副词也不加。哪怕加上一个,都是不好的。
四、副词会限制读者的想象。
还是刚才的例子,假如你加了一个“坚定地”来描述老人说,那么就等于是宣告了老人此刻的内心只有“坚定”。但其实,人物的内心是复杂的,读者看到这句对话时,内心也是复杂的,可是因为你的臭水平,擅自加上“坚定”,一切便都没有了,只剩下了“坚定”这个感觉。这不捡个芝麻丢个西瓜吗?很愚蠢,不是吗?
一篇小说(或者叙事作文),如果读者没有想象的空间,那就不是一篇好小说。
小说的本质是一种展示,而不是一堆形容词的描述。你要说人物此刻很恐惧,那你不能只是找几个关于“恐惧”的形容词来告诉读者,人物此刻很恐惧。而是要用人物合情合理的行动和对话向读者展示出来,让读者就像看电影一样。
最后,关于冰山理论,要求作者只写出八分之一,留八分之七给读者去想象。想象是美好的,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专有的想象,好小说就是要让人回味无穷,假如作者把八分之八全写了出来,这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做法,而且没有技术含量,更得不偿失。
这就是“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”这句话的意思。
假如你不太认同,但至少你要记住一点,肯定没有坏处??尽量别在每一个(我)“说”、(他)“说”、(你)“说”之前都加上副词。
斯蒂芬?金是亿万富翁,美国畅销书作家,作品销售超过3亿5千万册。
可以说,“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”这句话,是斯蒂芬?金多年写作经验一条很重要的总结,既然如此,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,争取为我们所用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一定成为巨人,但是,如果有机会让你站,那绝对不能错过。
“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”这句话来之斯蒂芬?金的书《写作这回事》,如何理解这句话?估计,就算你看了那本书,也不一定能深刻理解,因为我当时就是这状态,当然,这跟我那时的理解力比较差有关。
为什么是副词?凭什么是副词?直到后来,“遭遇”了海明威的“冰山理论”,这事就有了谱。
一、缩短你作文中的人物到阅卷老师的距离在一个安静舒心的环境下,和一定的心境下,如果你去读海明威的《老人与海》,就会感叹海明威的伟大。
海明威的对话描写极其强悍,尤其是《老人与海》中的对话,非常有力量,为了说明上面的问题,试举例子如下:
“圣地亚哥,"他们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时,孩子对他说。"我又能陪你出海了。我家挣到了一点儿钱。”
老人教会了这孩子捕鱼,孩子爱他。
“不,”老人说。“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。跟他们待下去吧。”
“不过你该记得,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,跟着有三个礼拜,我们每天都逮住了大鱼。”
“我记得,”老人说。“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没把握才离开我的。”
“是爸爸叫我走的。我是孩子,不能不听从他。”
“我明白,”老人说。“这是理该如此的。”
这是《老人与海》里面的对话,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一个规律:海明威在写对话的时候,很少在“他说”或者“我说”之前加上一些修饰语。注意,在“他说”或者“我说”之前加的那些修饰语是副词的一种。
上面的对话,假如海明威加了副词来修饰,可能会是这样:
“不,”老人坚定地说。“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。跟他们待下去吧。”
为什么海明威没有加修饰语?因为,任何一篇小说,都会涉及三个要素:作者、小说中的人物、读者。
无论是小说,还是剧本,亦或是你的叙事作文,一般都会有这么一个规律:“小说中的人物”如果与“读者”的距离越短,就越有展示力,就越真实。
可是,就像上句对话中的【坚定地】这个词,很明显,他是作者的主观描述,得,这下问题来了,读者是根据作者的主观来了解人物,而不是人物的对话,这中间多了一个中介(作者)。而中介越多,读者到人物的距离就会越长。
二、不要偷懒
如果在“我说”和“他说”之前加上很多修饰语,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。为什么?我们举例来说一说。
如果你要表现一个角色的愤怒,比如,你可以这样【他愤怒地说:“你给我滚开!”】
瞧,你直接在“他说”前加上了“愤怒”这个副词来修饰,那么你想当然地认为,你已经充分表达了人物的愤怒,从而,你不会再搜肠刮肚地找一些更适合人物,更形象的对话。
打个比方,如果苹果公司当初在设计iphone的时候,说,嗯,iphone得有短信的功能,好吧,网上有很多短信的开源代码,直接拿来就行;嗯,iphone得有计算器软件,哈,这方面的开源软件和代码就更多了,直接拿来用就可以……如此,这手机还能叫凝聚了心血的手机吗?你会买吗?
总而言之就是这样,要想办法用恰当的对话去表现人物,而不是偷懒地加上几个修饰语来表现人物。
三、这才是最重要
最后一点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同样一句话,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,如果作者强制加上一些修饰语,那就会把这种蕴含在背后的美妙感觉锁死了,这就挂一漏万了。比如上面那句话,假如你改成:
“不,”老人坚定地说。“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。跟他们待下去吧。”
这好吗?相当的不好!原因如下:
一、难道老人说那句话时,内心只是“坚定”?可能海明威还会认为,老人内心应该还夹杂一丝期盼,期盼孩子跟他一起出海捕鱼,同时还夹杂一层对孩子的关心。那么,问题来了,你说海明威现在应该怎么做?按照您的指示,难道他应该这样写对话?
“不,”老人坚定地、期盼地、关心地说。“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。跟他们待下去吧。”
显然,这样的对话就是王大妈的裹脚,没有读者会喜欢。
二、退一千步,如果王大妈裹脚式的这种对话,是读者喜欢的,那么,你能说,海明威的描述已经完美了吗?也没有,小说写出来后,有时候作者甚至都难以百分百地把人物的内心猜透。人物说那句话时,可能还有别的心里,但作者不知道,这也会导致挂一漏万。
三、再退一万步,假设,任何时候,作者都能百分百地猜透人物的内心,并在“他说”里面加上5个或者8个副词来修饰。
现在,应该就完美了吧?显然,这也不完美。就算作者百分百能把握人物的内心,那作者能百分百把握住读者的内心吗?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作者怎么可能完全猜得透读者读到这句话时,会怎样琢磨人物?产生怎样的联想?这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,结论是,无论你用多少个词来描述“他说”,都是不完备的。既然不完备,何苦做无用功,而且还让读者看上去很罗嗦。因此,最明智的做法,就是一个副词也不加。哪怕加上一个,都是不好的。
四、副词会限制读者的想象。
还是刚才的例子,假如你加了一个“坚定地”来描述老人说,那么就等于是宣告了老人此刻的内心只有“坚定”。但其实,人物的内心是复杂的,读者看到这句对话时,内心也是复杂的,可是因为你的臭水平,擅自加上“坚定”,一切便都没有了,只剩下了“坚定”这个感觉。这不捡个芝麻丢个西瓜吗?很愚蠢,不是吗?
一篇小说(或者叙事作文),如果读者没有想象的空间,那就不是一篇好小说。
小说的本质是一种展示,而不是一堆形容词的描述。你要说人物此刻很恐惧,那你不能只是找几个关于“恐惧”的形容词来告诉读者,人物此刻很恐惧。而是要用人物合情合理的行动和对话向读者展示出来,让读者就像看电影一样。
最后,关于冰山理论,要求作者只写出八分之一,留八分之七给读者去想象。想象是美好的,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专有的想象,好小说就是要让人回味无穷,假如作者把八分之八全写了出来,这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做法,而且没有技术含量,更得不偿失。
这就是“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”这句话的意思。
假如你不太认同,但至少你要记住一点,肯定没有坏处??尽量别在每一个(我)“说”、(他)“说”、(你)“说”之前都加上副词。
掌握这些再写作就轻松多了
这也行呀。
赞{smile:1}
副词用多了会累赘哇!有时候会直接省略
很久没写作文了
{smile:2}网站做得不错哇
我上小学写作文就一把好手,可惜老师有病了,换一个班主任对我不重视。。。导致我清华没靠上